福岡巨蛋 (莊坤儒攝)
魏文軒(左)是池上第一代返鄉青年,協助新一代青年林孟德(右)老屋改建,並合作推出不同服務,分享客群。 (林旻萱攝)
形若木瓜的可可果,籽實大、果肉少,沒有直接食用的價值,馬雅人取其作飲品,開啟了巧克力的奇幻旅程。(林旻萱攝)
由日本建築師丹下健三所規劃設計的台灣聖心女子大學(今聖心女中)校舍。斜突的立體三角窗下的陰影,時時刻刻都不同。(林旻萱攝)
跨海被牽起的「台九線」,希望台日情誼能永遠傳遞。 圖為今年剛修復完成的JR門司港驛。 (莊坤儒攝)
見證台灣與日本之間羈絆的還有「棒球」。 1895年,棒球由日本引介入台灣,至今在台灣扎根已逾百年。棒球可說是台灣的國球,一次次凝聚台灣社會成為一體。 2014年的電影《KANO》見證了台灣與日本是最佳 ...more
外交部國際傳播司(簡稱「國傳司」)首創與菲律賓、越南、印度與泰國的電視台合作,製播「攜手台灣(Embracing Taiwan)」電視特輯,製作團隊中有許多人曾製作過介紹台灣的旅遊節目,可以說是「台灣 ...more
台灣的美好,不走出國門、不深入遠地,還真不知道。雖是東方的蕞爾小島,多變的地理氣候卻孕育出豐饒物產,農民與職人攜手無間,專成就人之所以為的不能。誰料想得到,繼高品質的咖啡、威士忌與葡萄酒,今在國境以南 ...more
現代人生活寬裕,免費的集點贈品、百貨禮品,還有24小時開放的網路購物,讓物品的取得變得容易。但堆積如山的物品卻沒有為現代人帶來快樂,反倒在雜物中迷失生活本質,「整理師」便是因應時代而生的新行業。 又到 ...more
一個人口嚴重外移的小鎮,卻在2009年登上《時代》雜誌,照片裡的音樂家在金黃色的稻浪裡彈奏鋼琴,輕風拂過稻田,琴聲在山谷間悠揚迴響。 台東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,經歷11年的歲月,對當地鄉親而言,不只是藝 ...more
柬埔寨的戰場、伊朗庫德族的難民營、尚比亞的鄉間,都曾是台東基督教醫院急診科主任柯彼得的診療室。問他行醫天下的動機,他說:「Just for fun!」 然而意外來到台灣,沒想到依山傍水的台東卻成為柯彼 ...more
牽引藝術家伊凡‧葉何羅夫從逾8,000公里外的烏克蘭來到台灣的,是他與台灣女子林秀娟的姻緣。自此,這位棕髮碧眼、輪廓深邃的斯拉夫友人,將紅磚老屋、寺廟、香蕉、稻穗等,這些極富台灣意象的元素收入他的畫布 ...more
吳鳳來自土耳其,本名吳承鳳,曾獲金鐘獎最佳行腳節目主持人。從外國留學生、臨時演員、外景主持、台灣女婿,如今是領有身分證的台灣人,吳鳳用自己的力量,勇闖台灣演藝圈。他說要把自己這顆鑽石,放在對的地方。透 ...more
台灣一年有超過100款原創桌遊問世,機關團體選擇以桌遊介紹長照政策、推展觀光,作為向大眾溝通的媒介;公司行號透過桌遊訓練員工談判技巧,培養創業靈感。台灣原創桌遊主題五花八門,富娛樂性,又具收藏價值,展 ...more
風靡全球、由比利時漫畫家艾爾吉所創作的連載漫畫《丁丁歷險記》,故事主角丁丁在世界各地經歷了無數冒險,勇敢對抗壞蛋追殺,拼湊線索、發掘匪徒的詭計等,是許多人的共同記憶。 來自法國的神父南耀寧小時候也是看 ...more
台灣光華雜誌
西螺大橋 (林格立攝)
福岡軟銀鷹對上樂天金鷲。(莊坤儒攝)
在台灣出生的中治宣光(右),他是台北菊元百貨創辦人重田榮治的外孫,他說:「我的根在台灣,一輩子不會忘記。」 (莊坤儒攝)
處長官邸音樂會不分國籍、語言,以音樂同樂。右5為基隆礦工醫院院長兼聲樂家劉立仁。 (莊坤儒攝)
紅毛城園區馳名中外,風景優美,遊客絡繹於途。(林格立攝)
光華攝影集記錄了台灣土地及大小人物的真實情狀,影像內容豐富多元,包括國內風俗民情、節日慶典、生態環境、人物特寫,甚至國外採訪紀實等,以影像展現了對台灣土地的依戀情懷與人際間的真摯情感。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,唯有曾經始終不變,光華取一角一景、攝一顰一笑,留住了剎那,便化為永恆。
500公頃的池上稻田,沒有一根 電線桿,在秋天收成季節,轉為一片金黃, 成為最天然的「大地舞台」。(林旻萱攝)
塗鴉藝術家DEBE (林格立攝)